GJB 2170-1994 鱼雷线导系统通用规范

ID

8938C421D2DB4A90BA0082552FE70D5B

文件大小(MB)

0.72

页数:

1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1355 GJB 2170-94,鱼雷线导系统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wire guidance,system of torpedo,1994—12—13 发布1995-07-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鱼雷线导系统通用规范 GJB 2170-94,Genend specification for wire guidance,system of torpedo,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线导鱼雷线导系统的设计、生产、验收的通用要求和质量保证规定.,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型线导鱼雷线导系统的设计、生产和验收.,线导系统采用的是金属芯线的专用导线,2引用文件,GB 191-85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457.3-84机械制图 字体,CB 1235-93鱼雷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要求,3.1 单篇规范,产品的个性要求应符合单篇规范的要求,若本规范的要求与单篇规范的妻求相抵触,则应,以单篇规范为准.,3.2 合格鉴定,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过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3 可靠性,鱼雷线导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满足全雷所分配的可靠性指标要求,3.4 首件,当合同或订单中有规定时,应进行首件检验.,3.5 材料,3.5.1 应优先选用国产材料和元器件,对新研制的材料必须经充分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所采用的非金属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及抗老化性能.,3.5.2 系统所选用的材料应具有合格证,进厂后或胡前应按其相应标准进行复验.,3.6 设计,鱼雷线导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4— 12—13发布 1995—07—01实施,1,GJB 2170-94,a.遥测、遥控通道信息的正确发送和接收;,b.实时雷位解算;,c.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通信;,d.雷上及艇上放线机构的设计应能保证舰艇及鱼雷高速运动时专用导线的顺利布放,3.7 结构,3.7.1 系统的电子装置采用加固的模块或插板方式,插板插入后应有锁紧装置固定,3.7.2 放线装置及管道的设计应保证专用导线能无损伤地布放.,3.8 标准件,3.8.1 产品汲计中应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压缩品种规格,尽最大可能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和继承性,3.8.2 产品设计中选用的标准件、外购件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选用,3.9 维修性,3.9.1 产品维修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鱼雷总体的有关规定,3.9.2 产品设计时应考虑调试、维修及故障诊断时的可达性.,3.9. 3系统应有自动或半自动故障检测和故律定位功能,故障定位一般定位至功能组件,3.9.4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或插板应具有互换性.,3.9.5 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符合全雷维修性分配的要求,3.10 组(部)件详细要求,3.10.1 线导微机,线导微机在设计时必须留有用于系统电路调试及检查的接口,一般应能和CRT监视器,或PC机接口,还应具有监控、自检等程序.,线导微机的性能要求一般应包括下列各项:,a.中央处理器(CPU)的型号;,b.机器时钟;,c.存储器容量,其中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及随机读写存储器(RAM)的容量;,d.信号实时处理能力,包括遥测、遥控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雷位解算、纠错编译码处理等;,e.输入、输出接口方式;,f.中断处理能力,3.10.2 调制解调器,a.调制解调器的载波频率及数据传输速率应和装备舰艇的调制解调装置匹配;,b.载波频率误差应满足系统性能要求;,c.接收电路中应具有码元同步电路;,d.接收机灵敏度应满足系统性能要求,3.10.3 分路接收滤波及功率放大器,a.分路接收滤波器的阻带衰减一般应大于7OdB;,b.分路接收滤波器的通带衰减一般应小于3dB?,2,GJB 2170-94,c.分路接收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之间应采取屏蔽、隔离措施,3.10.4 线导专用导线及线团,3.10.4.1 线导专用导线,a.允许采用单芯线或双芯金属导体为芯线的绝缘导线;,b.专用导线应具有一定的拉断强度,导线绝缘层应具有高耐磨特性及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c.专用导线浸水24h以后,用5OO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O.,3.10.4.2 线团,a.线团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OMQ;,b.线团的储存、搁置寿命应符合规定的要求,3.10.5 艇上放线机构,a.艇上放线机构包括艇上线团、带导线保护装置的前解脱器及艇上放线机构本体(含后,解脱器);,b.后解脱器应设计成在检修所或运输过程中能与鱼雷可靠连接,随雷入管装载后能与雷,体分离并与发射管可靠定位的结构;,c.后解脱器应能在通气规定压力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条件下切断导线,使金属软管与本体,分离,当潜艇机动速度不小于2m/s时,导线保护装置能自行滑出发射管;,d.前解脱器的设计应能保证在鱼雷发射时将导线保护装置可靠地带出发射管,在给定的,拉力条件下使金属保护软管与雷体分离,并保证导线不受损,3.11 性能特性,3.11.1 传输特性,3.11.1.1 根据鱼雷及鱼雷武器系统的战术指标,信号传输体制可采用全双工期半双工方式,3.11.2.1遥测、遥控通道的信号传输速率,在满足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下,宜按表1规定选,田/TJ o,表1,通道选用码速率bit/s,遥测300,150,遥控150,75,3.11.1.3信号调制方式的选用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a.信号调制方式宜采用二进制移……

……